去年一年,全國餐飲收入實現(xiàn)46721億元,同比增長9.4%,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0.1%。
這樣的增長狀況基本延續(xù)了近5年以來的大盤常態(tài):絕對值不斷增加,雖仍能跑贏整個消費大盤,但增速逐漸放緩。
整個餐飲大行業(yè)正趨于平穩(wěn),但其實在細分市場,還大有文章可寫。
《2019年餐飲夜間消費與夜宵品類發(fā)展報告》顯示:
2019年餐飲夜間市場交易量持續(xù)走高,去年夜間市場線上交易單量約32339萬筆,同比增長9.29%,同時夜間餐飲訂單量占比不斷攀升,至2019年,達到占比35.77%。
熬最晚的夜,吃最多的夜宵。夜間餐飲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和消費方式。
火鍋無疑是當之無愧的夜經(jīng)濟王者。
2019年,火鍋品類以占整體夜間餐飲交易單量34.5%的超高占比,成為夜間餐飲市場的吸金王。數(shù)據(jù)對比很能說明它的絕對地位——交易量占比第2-5名的品類綜合貢獻訂單量占比為31.3%,仍然略低于火鍋。
其中,作為餐飲訂單量之王的小吃快餐,在夜間并無十分突出表現(xiàn),雖然仍居交易品類榜,但其增速呈負,整體占比下降明顯;飲品也不容樂觀,增速同樣為負。
慰藉深夜,小吃小喝在多數(shù)人看來難堪大任,有聚會屬性的品類才是宵夜時段的主角。
燒烤就是很明顯的例子,2019年更是屬于燒烤的一年。美團點評和餐飲老板內(nèi)參聯(lián)合推出的《中國餐飲大數(shù)據(jù)2020》顯示,去年,燒烤的門店數(shù)同比增長了19.8%,在國內(nèi)所有餐飲品類中的門店占比增長了0.6個百分點。
在夜經(jīng)濟中,燒烤延續(xù)了這樣的強勢,不僅占據(jù)交易榜第3名,還以53.8%的超高增速成為夜間訂單增速榜第2名,成為了夜間餐飲的超級潛力王。
不過也有例外,對比整個夜間時段(6pm-6am),夜宵(9pm-2am)時段的訂單量top10品類發(fā)生了明顯變化:自助餐排名從top2跌至top8。
哪的人最懂吃,哪的人最愛吃?
就地域而言,因氣候原因和飲食習慣不同,夜間消費的主力軍在南方。東北、西北、華北地區(qū)所貢獻夜間線上餐飲訂單總占比僅為28.49%,遠低于南方城市。
一線、新一線城市在北方地區(qū)的夜間消費中,占明顯主導地位:減去北京貢獻的5.86%,西安貢獻的2.72%,其他北方地區(qū)所貢獻夜間餐飲訂單占比僅為19.91%。
得益于南方地區(qū)有戶外納涼宵夜的傳統(tǒng),該地區(qū)的夜間餐飲訂單量遠高于北方地區(qū)。
結(jié)合地域來看品類,各地偏愛各有不同。
東北愛燒烤,燒烤在東北的地位僅次于火鍋,“燒烤-火鍋”的交易量差額是全國最。蝗A北、西北更傾向自助,自助餐在該地區(qū)都處于第二的位置,實惠吃飽是自助餐被北方人喜愛的原因;華東比較均衡,火鍋,燒烤、小吃、自助、川菜雖有排名先后,但都有一席之地;而在西南,則是火鍋一枝獨秀。
聚焦到城市來說,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作為top10城市中的第一梯隊,分別貢獻整體夜間餐飲訂單量占比5%以上;15個新一線城市則一共貢獻三成份額。這19個城市幾乎占據(jù)夜間餐飲訂單的半壁江山。
雖然份額不是最高,但成都和深圳的夜間線上餐飲活躍度非常高,是名副其實的夜生活代表城市。
成都的夜間交易量占比超過其白天交易量,為50.12%,深圳次之,為48.59%;其余城市的夜間交易量占比在37.22%-41.25%區(qū)間內(nèi)。
夜晚,聚會,喝酒,擼串。這些詞匯往往和男性聯(lián)系在一起,但其實女性不僅是扛起世界的半邊天,而且是夜間消費的主力。
夜間消費屬于20-40歲的人群,25-35歲之間的人群占絕對主力。他們不僅有足夠的消費能力,經(jīng)得住折騰的身體,還有被白天工作限制的消費欲望。
從性別來看,女性消費占夜間消費主體的60.65%,從她們的消費類型來看,比起吃飽,她們可能更偏向于體驗。
飲品類消費有著更“女性”、更“年輕”的特點。
從夜宵熱銷品類top5的用戶性別分布來看,飲品“女性化”程度遠高于其他品類,占比達66.3%。對比其用戶年齡分布,飲品的“年輕化”程度也是最高的,25歲以下用戶占比都高于其他四個品類。
燒烤則更“男性”,是第二“年輕”的品類。
燒烤的男性用戶占比更高,達到45.1%,在30歲以下的3個用戶層占比都相對較高,綜合占比達到55.1%,僅次于飲品的58.1%。
在所有品類中,川菜在各個年齡段最吃得開。除小吃快餐外,川菜在30-35歲、35歲-40歲及40歲的用戶分布都高于其他三個品類。川菜的豐富度遠高于其他品類,因此既能吸引年輕人,也更能滿足年長人群。
火鍋則長于“爆破”——用戶的中間力量更強。25-30歲、30-35歲的用戶占比相對較多,這個群體既年輕又有消費能力,社交需求也更高。
小吃快餐的用戶群體則更女性化,用戶年齡分布較為均衡。
賣東西當真越便宜越好賣嗎?
在低線城市,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是肯定的,但在一線或者新一線城市就不一定了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60-100元是夜間餐飲消費的主要單均價,占比35.52%;單均價100-200元的單量為15.21%,單均價200元以上占訂單總量的14.29%;人均單價在60元以下的單量占比超過一半,人均單價在100元以下的單量占比接近九成。
人均消費60元以下的兩個區(qū)間,隨著城市等級越低,所占比例越大,但人均消費價格也逐步走低,五線城市人均60元以下的比例占到了84%。想下沉,價格姿態(tài)先得放下。
人均60元以上的區(qū)間,隨城市等級越高,所占比例越大,一線城市人均60元以上的占76.7%;60元以下單均占比,隨著城市等級越低,所占比例越大。
不同的城市,對價格的接受程度可謂涇渭分明。
在所有的品類中,小龍蝦是不得不提及的熱門之一。
狂歡從5月開始,貫穿整個夏季。全年訂單量季節(jié)性非常明顯。從4月開始上升,在5月快速到達最高點,5-8月繼續(xù)保持不錯的銷售表現(xiàn),至9月又進入淡季。
從全天的消費訂單來看,雖然超級網(wǎng)紅小龍蝦在白天的表現(xiàn)已經(jīng)非常亮眼,但它的“夜王”屬性同樣不可忽略。在全天中,18至24小時的消費占比達到了55.12%。
這與小龍蝦走出“龍蝦館”,走進更多類型的餐廳相關(guān),很多餐廳把小龍蝦做成了一道應季菜品,讓消費者可以在許多場景下吃到小龍蝦。這也對專營小龍蝦的餐廳提出了經(jīng)營挑戰(zhàn)。
令人意外的是,作為夜間消費訂單全國排行第8名的城市——杭州的小龍蝦夜間消費訂單排行甚至超過北京,成為第一名。除北京、天津外,小龍蝦夜間線上消費前十的城市皆位于南方。
小龍蝦的火爆和它的吸金能力密不可分。
小龍蝦夜間消費單均價100元以上的訂單將近四成,高達38.28%,另有51.20%的訂單單均價在50-100元。客單消費50元以下僅占10.52%。
近幾年來,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布局夜間經(jīng)濟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濟南等地更是出臺政策推動夜間經(jīng)濟發(fā)展。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,夜間經(jīng)濟直接帶動著消費的增長。
但是對一個城市的居民來說,夜間經(jīng)濟的數(shù)字意義太過遙遠,背后的煙火氣、人氣,才是人們熱愛它的理由。
《2019年餐飲夜間消費與夜宵品類發(fā)展報告》的數(shù)據(jù)佐證了這樣的含義,帶有聚會性質(zhì)的火鍋、燒烤依然是人們夜間消費的上佳選擇。可以預見的是,未來一段時間,火鍋將依然獨領(lǐng)風騷,燒烤的巨大潛力,也將被更大程度地挖掘出來。
值得一提的是,和大家的一般印象不同,不是男性,而是女性成為了夜間經(jīng)濟的“主導”。對餐飲老板們來講,不妨采用一些更具針對性的營銷策略。
關(guān)于我們
|
新聞資訊
|
服務中心
| 關(guān)注我們
![]() ![]() |
![]() |